张三打篮球时一个潇洒转身,后脑勺却结结实实挨了队友一记“爱的肘击”——眼前一黑,再睁眼时,队友惊恐地指着他鼻子:“你流鼻水了!等等……这水咋是透明的?!”
张三摸了摸后脑勺的大包,淡定道:“没事,顶多脑震荡。”
医生后来叹气:“你这哪是脑震荡?是颅骨骨折,脑子都‘漏水’了!”
颅骨骨折:头骨裂了,问题大吗?
单纯头骨裂开≠大事(毕竟头骨不是心肝肺)。但能把头骨撞裂的暴力,往往顺带伤到脑组织、神经或血管,这才是真凶!
按裂法分两类:
线性骨折:头骨裂条缝(最常见),像玻璃裂痕。
凹陷骨折:头骨被砸出坑(摸到头皮凹陷快就医)
三大症状:熊猫眼、脑脊液漏、神经罢工
1. 喜提“熊猫眼”
前颅底骨折 → 血液渗入眼眶 → 双眼乌青像熊猫(医学名:熊猫眼征)。
后颅底骨折 → 耳后皮肤淤血 → “乳突瘀斑”(像被人揪红了耳朵)。
幽默点评:这“烟熏妆”省了化妆品,但代价有点大!
2. 脑子“漏水”了?!
颅底骨折撕破脑膜 → 清亮液体从鼻/耳流出(像水龙头关不紧)。
警惕! 早期混血易被忽略,若流出淡血水且不凝固,速去医院!
鼻漏(鼻腔流出) vs 耳漏(耳朵流出,伴随鼓膜破损)。
关键警告:
✅ 正确操作:平躺休息,避免咳嗽/打喷嚏
❌ 作死行为:堵鼻孔、掏耳朵、冲洗鼻腔(当心感染入脑!)
3. 神经集体抗议
颅底是神经血管的“交通枢纽”,骨折可能引发:
严肃提醒:神经损伤越早治越好,拖久了可能永久性“罢工”!
🚑 啥时候必须冲医院?
只要头部遭重击后出现以下任一情况:
⚠️ 鼻子/耳朵流“清水”或淡血水
⚠️ 眼眶/耳后淤血
⚠️ 头晕呕吐、视力模糊、脸歪嘴斜
别犹豫!颅骨骨折常伴随脑出血或神经损伤,耽误就是玩命!
治疗:90%不用手术,但作死会凉凉
绝对禁忌:塞鼻孔、洗耳朵!(感染能要命)
90%患者 1~2周自愈,超1个月未愈才手术。
开放性(头皮破了):立刻手术清创!
闭合性:看凹陷深度,压到脑组织就得手术“填坑”。
后遗症?关键看神经血管
🌱 单纯头骨裂了 → 基本无后遗症(头铁实锤)。
但若伤及神经/血管 → 面瘫、失明、脑梗可能伴随一生!
总结:头骨很硬,但脑很娇贵!
颅骨骨折本身不可怕,可怕的是它背后的颅内出血、神经损伤、感染风险。
记住三原则:
1️⃣ 头部重击后异常症状 → 立刻就医!
2️⃣ 流“清水”别堵 → 平躺等自愈!
3️⃣ 凹陷骨折摸得到 → 手术要趁早!
最后一句:戴头盔比头盔发型重要,毕竟——头骨能修,脑神经不可再生!
(张三:下次打球?我先买个钢盔!)
关注我们,了解更多健康知识,守护您和家人的脑部健康!